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垃圾要分类收集》一文。那时的北京人,会把牙膏皮、橘子皮、碎玻璃、旧报纸等按照要求,分门别类送到国营的废品站卖钱。当时,还有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如何垃圾分类。但那时的垃圾分类主要是节约意识,还没有上升到环保意识。家园觉得那时物质生活贫乏,没有更多值得回收的东西,“连烂菜都要捡出来喂鸡。”也没有什么有害垃圾,“我国的垃圾里出现塑料得到1979年,以前都没有被扔掉的塑料。”垃圾分类曾经是“作秀”我国近几年重新“捡起”垃圾分类,刚开始的确是“作秀”、“摆样子”。为什么呢?因为垃圾分类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前端的垃圾分类要靠后端回收、利用和处理。“比如说,日本建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厂,这就把垃圾分开了――可燃的送焚烧厂,不可燃的送填埋场,有机的去堆肥。”而我国重启垃圾分类工程的时候,后端处理设施根本没建立,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老百姓在前端仔细地做好垃圾分类之后,结果被胡乱堆在一辆车上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