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租赁回收 » 正文

当孩子说“我要去捡废品赚钱!”你怎么回应?

   来源:黔优网时间:2024-05-27 17:46:07 浏览量:19
在《反溺爱》中有一章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为什么孩子必须工作。

是的,近年来中国家长已经逐步意识到理财能力是现代人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和使用科技产品、能用外语进行交流一样是必备的生活技能,也同样需要从小培养。

我们都认可和孩子谈钱、教孩子储蓄、聪明地消费、探讨金钱观和价值观,以及理财技能的培养都是财商教育的应有内容,却往往忽视了和孩子探讨工作的意义和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

在“反溺爱・父母财商课”的第4期,我们就要跟家长朋友们进行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为什么要和孩子谈论工作的意义?这又将带给他们什么?有哪些培养孩子职业素养的好办法?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新颖的启发。

工作是孩子的本能

《反溺爱》作者罗恩在过去几年与家长朋友们的交流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孩子都很喜欢回收瓶瓶罐罐去换钱。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回收废品换钱,对小孩子这么有吸引力?为了找出原因,罗恩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克拉克家专程拜访。

原来孩子们新“工作”的想法,源自教会发起的一个活动。教会鼓励居民将瓶瓶罐罐带到教会进行回收,为无家可归者进行募款。

这个活动结束后,克拉克家的两个女儿却被收集、分类废品就能领到钱这件事深深吸引。她们问父母,可不可以继续回收下去,而且想把换来的钱自己留下,买几样喜欢的东西。

于是一家人找到一个开车就能到的回收站。每次女儿捡的废品足够塞满他们家迷你休旅车的后备厢时,爸爸或妈妈就会带她们去换钱,并在回家的路上,在信贷协会停下,让孩子把赚到的钱存起来。

对于孩子为了赚钱而回收废品一事,家长通常会有很复杂的情绪。对于拥有同样经历的亚历山德拉来说这就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她其实很担心别人会怎么看她。

“当你听到有人在收集瓶子和罐子,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当然是推着购物车、拎着各种袋子的流浪汉呀!”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阻扰儿子的行为,她希望儿子可以做到:如果他想要更多的东西,就必须工作,靠自己买大部分的东西。

那么究竟为什么孩子要那么沉迷于回收废品呢?

原来,收集瓶子罐子换钱只是一种最基本的经济行为。孩子都喜欢工作赚钱,但家长似乎不太支持他们的勤奋,不愿帮孩子找到新的赚钱方式。

收集瓶瓶罐罐这件事证明,孩子会被这件事吸引,只是因为做这件事不需要技能或经验。任何年龄的人,只要能找到回收中心,都可以做回收工作,利用收集的废品赚到一点钱,收集得越多就赚得越多。

赚钱让孩子觉得自己像个大人,同时也向大人证明,他们可以在很小的年龄就开始做大人做的事,比家长认为的时间更早。因此,家长的责任在于,激励孩子这种工作赚钱的本能,并观察这种天生的勤奋会带孩子走多远。

近年来流行的“孩子无用论”

即使知道孩子存在工作的本能,很多家长也什么都不做。家长不愿意认可和培养孩子的职业素养,其实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象。

普林斯顿大学的社会学家泽利泽指出,我们的社会已从庆祝孩子诞生是“未来的劳动力”,演变成信奉“孩子无用论”。

当孩子不再因为儿童时期的疾病而夭折,人们逐渐远离农场,大家族中的人也不像以前那样依赖彼此时,从纯粹的经济学观点来看,孩子的价值确实大打折扣。由于成年所需时间拉长,家长会将更多时间与金钱投资于帮孩子开发他们的潜能。

没有人想要回到孩子必须整天在农场工作,或是12岁就要到工厂工作的时代。但在过去的十或三十年中,很多家长却转向另一个极端:最大的孩子已经开始工作赚钱了,却还继续住在家里。

美国自1948年开始记录青少年打工状况。1998年,年龄在16到19岁的美国小孩,有45%的人会同时做几份兼职工作,这个数字从1948年到1998年大约维持了半个世纪。不久后,这个数字就急剧减小。到了2013年,只有20%的青少年会打工,这个数字是自1948年以来最小的。

但为什么,即使年龄那么小的孩子都表现出如此明显的勤奋态度和工作能力,现在去工作的青少年却会这么少?

部分原因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很多成年人开始愿意从事以前一般是由青少年来做的工作,例如快餐店与零售店的工作。而另一个原因是,在更富裕且更注重成就的社区,人们认为打工会影响孩子读大学的前景。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只要每周工作不超过15个小时,孩子仍可以维持良好的课业成绩,大学前景不会受到影响。关于这个主题,有个更全面的研究指出,家长通常会忘记,打工与学业之间并不是零和博弈。

因为青少年也会花很多时间看电视或是和朋友玩耍,打工可能丝毫不会减少他们读书的时间。这并不是说打工会让孩子的课业成绩变好,而是说合适的工作并不会影响孩子的功课。

为什么必须让孩子摸索工作的意义?

因为对孩子而言工作具有其他事情无法代替的能力培养价值。

孩子可以在打工中学到职业素养,其中包括:倾听、发展自我、与别人合作、全力以赴,以及有始有终地做好一件事。或者,我们可以把这种态度称为“坚毅”。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教授达克沃思让这个字眼在最近几年变成了热门概念。对她来说,这个词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样聪明的人,有些人的成就却比较高?

她在一篇短文中说道:“坚毅和一般的可靠、自我控制、井然有序或勤奋不同,强调的是长期的耐力,而不是短期的强度。”

经过对坚毅程度的测试,达克沃思已经证实,从全美拼字比赛到通过西点军校的训练,高坚毅指数可以预测出一个人在各方面都会有比较优异的表现。事实上,这比IQ测验更具有预测性。

达克沃思说:“在工作场所中,老板不是老妈,才不会管你有什么理由,你就必须准时上班,还要把工作做好。”换句话说,就算是从事一个相对低微的兼职工作,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坚毅的态度。

孩子其实可以胜任许多工作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戴蒙提出的所谓“想要胜任工作的动机”,而且可以尝试从家里开始。

戴蒙在《更远大的前程》一书中提到,最近几十年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已经降低了很多。他指出,其实“孩子热切希望承担真正的责任,而且当大人赋予他们责任时,他们会非常满足”。

一般人很容易就会做出假设,教孩子做比较复杂的家务,一定会比自己动手做还麻烦。但根据戴蒙的说法,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就是传递出一个错误且强烈的信息:“我们对你的期望很低,你只要把自己搞定就好。”这显然是很负面的。

在蒙台梭利学校,学校鼓励把让孩子承担一部分工作纳入日常教学:2至3岁的孩子可以搬柴火,6至7岁的孩子应该把洗碗机清空,12岁就应该到食品杂货店买东西。

而在日本,学龄期儿童每天午餐时都要自己打饭、打菜,还要清理餐具。这件每日的例行工作被称为“荣誉的用餐时间”。这么叫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即使是平凡无奇的一件事,也有其严肃性。

及早树立孩子正确的职业观

那么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哪些机会呢?

如果在儿童成长的环境中,家里是做生意的,这时候就更得天独厚些,可以让孩子从更早一些的时候就承担一些工作内容。

住在刘易斯顿城的史密斯夫妇和他们的7个儿子养了1800头奶牛。这些孩子的年龄从6到19岁不等。多年以来,这对父母已经培养出敏锐的感觉,知道孩子可以做什么工作以及多少工作量合适。

6岁大的泽比从5岁就开始工作。他驾着拖拉机在一排排的围栏间缓慢行进,还要清洗小牛喝奶用的瓶子和奶嘴。再大一点的孩子负责监督奶牛的进食状况,其他人则负责在农场周围堆放或运送很大的稻草垛。这些孩子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2小时,要么在每天破晓时分,要么在放学后。

无论是保持房间整洁还是擦桌子,他们都没有钱可领,但农场的工作却有薪水可拿。因为他们的父母认为,这些孩子的工作量加起来等于一个全职员工,所以每个孩子都会领到真正的支票。

从六年级开始,史密斯家的男孩在交完税后,就可以决定怎么花剩下的钱。除了每个月从农场赚到的500美元外,父母不会给他们其他零用钱。

他们赚的薪水用来买所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在“想要”的物品中,如果他们想买160美元的牛仔靴,就要自己想办法把钱省出来。12岁过圣诞节时,他们通常会买一支点22口径的来复枪。只要年龄到了,这些男孩也会自己买车,还会买马训练后再卖出去。

妈妈奥瑞丽说:“我有自己的教他们团队合作的方法。在我们镇上,大家都知道,我们家的孩子只要干什么工作,就一定会顺利完成。有个人的妻子受伤了,我们去帮他搬家具、堆稻草、帮木板上色。这些事都难不倒我的孩子。”

史密斯夫妇知道,不是每个孩子长大后都会在家里的农场工作,但他们很有信心,不管在哪一个领域,他们家的孩子都会为达成目标付出艰苦的努力。

而对其他家庭来说,由于没有必须付费的工作项目,像史密斯家这种培养孩子职业素养的做法可能不太容易效仿。所以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去找到这样有意义的工作,并督导或接送孩子去做。

莱恩的儿子马克十来岁的时候,莱恩就在市外的湖边买了一栋最便宜的小屋。不过,他没有雇人来维护这栋房子,而是雇他自己的儿子来做。

莱恩本身就是一个喜欢维修东西的人,也教过他儿子有关石膏板、油漆、拆除与园艺造景的基本技巧。在湖边小屋里,莱恩会和马克一起做大一点的项目,在确认马克理解了需要怎么做后,莱恩就会离开,让马克独自完成后续的工作。

马克的薪资比法定最低工资要多一点点,他们管这笔钱叫作“湖金”,马克可以用这笔钱买所有想要的玩具,所以他很快就成为维修二手的水上摩托车、雪地摩托车与各式各样装备的专家。

马克把他学到的训练技巧,用到了足球场与健身房中。他念高中时,听说有队友因为拿到体育奖学金而免费上了大学。于是他更加努力训练,还从自己的钱中拿出数百美元请了一个顾问,帮他更好地包装自己,最终获得了大学奖学金。

在这一期里,我们跟大家分享了《反溺爱》中关于为什么孩子必须工作。

家长的责任在于,激励孩子工作赚钱的本能,并观察这种天生的勤奋会带孩子走多远。

普林斯顿大学的社会学家泽利泽指出,我们的社会已从庆祝孩子诞生是“未来的劳动力”,演变成信奉“孩子无用论”。

孩子可以在打工中学到职业素养,其中包括:倾听、发展自我、与别人合作、全力以赴,以及有始有终地做好一件事。或者,我们可以把这种态度称为“坚毅”。

孩子热切希望承担真正的责任,而且当大人赋予他们责任时,他们会非常满足。

 
 
没用 0举报 收藏 0
免责声明:
黔优网以上展示内容来源于用户自主上传、合作媒体、企业机构或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文章涉及见解与观点不代表黔优网官方立场,请读者仅做参考。本文标题:当孩子说“我要去捡废品赚钱!”你怎么回应?,本文链接:https://www.qianu.com/news/642072.html,欢迎转载,转载时请说明出处。若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信息,或您发现该内容有任何违法信息,请您立即点此【投诉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也可以通过邮件(邮箱号:kefu@qianu.com)联系我们及时修正或删除。
 
 

 

 
推荐图文
推荐商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