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微信公众号

新能源车产业面临双重压力 车企该如何自救?

   来源:黔优网责任编辑:优优  时间:2024-05-27 15:16:48 浏览量:7

  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开始清算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到近日流传出的四部委要求各地报送2015年度新能源汽车闲置车辆情况,为防止历史重演,出现大面积的骗补情况,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可谓是“用心良苦”,只是能否奏效却难下定论。

  而尽管大家在网上已见过多个版本的地方补贴政策的汇总,但各地2016年的补贴方案今年是否继续沿用不得而知。据记者了解,目前只有北京、天津、合肥、江苏、山西等极少数地区发布了2017年的调整方案,大部分地方政策是不确定的。

  地补政策的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丛生,会给企业和市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车企不敢轻易卖车致使销量下滑;容易横生枝节,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波三折 今年前4月销售下滑

  当国家提出3万公里的要求后,早卖车、早运营、早达标、早申报,成为企业追求的理想状态。但实际上,企业来不及消化这么重大的打击,加上地方补贴不明确等因素,影响了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17年1~4月,新能源汽车生产9.58万辆,同比增长1.4%;销售9.04万辆,同比下降0.2%。

  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但如果能将每一项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小,市场的推进也会更加顺利。比如推荐目录,企业要上推荐目录必定要紧跟最新的补贴标准来走,提高电池技术。电池企业需要同车企紧密开发,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外观尺寸等需要按照新的技术标准进行产线改造。据记者了解,在历经几个月后,这部分的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目前工信部已发布了4批推荐目录,基本上是每月1批,总数量已经超过1400款,产品供应方面已比较充足。

  但鉴于其他影响因素没有协同解决,所以市场还没有大的起色,尤其是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持续走低,甚至有人士预测今年新能源客车的销量只有7-8万辆,比去年少3-4万辆。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翘尾效应十分显著,但也没有人能打包票一定能大幅上扬,这个市场还有太多未知之数。

  地补缺位+3万公里 企业堪比温水中的青蛙

  记者认为,虽然国家没有强制要求各地必须给予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但地方政府如果觉得没必要给予补贴大可以像山西、石家庄一样,一纸文书下来早点断了企业的念头。最怕这样长期缺位,对企业来说堪比温水煮青蛙。

  地方补贴政策的主动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企业只能被动地等待。政策的不确定会影响企业的销售积极性和销售手段,据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范永军介绍,在地补有把握的地区企业会扣地补销售,没把握的地方仅扣国补销售。当然此处针对的是新能源物流车,因为客车补贴降幅最大,且成本高,所以企业不会也不敢垫地补。

  另据记者了解,在3万公里+地补缺位的双重作用下,车企普遍会要求运营方垫地补或者缴纳一定的运营保证金,这也已在业界形成共识。

  如果从自由交易市场来说,3万公里或者说车企要运营方垫地补、交保证金无疑是反市场行为。因为一旦交易完成,买方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来决定产品的归属和具体用途,卖方没有权利限定买方的行为。而国家为了保证纳税人的钱用到刀刃上,3万公里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当垫地补(交保证金)成为行业共识,运营商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混也就只能“认命”。

  记者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只有两条路:要补贴,遵守3万公里要求;不要补贴,就自由交易,听天由命。但现阶段企业不会成为后者,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还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或者说还不具备进行自由交易的市场环境。所以这就陷入到一个思考如何弱化3万公里的影响,垫付的资金从何而来等问题的死循环中。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认为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以及实践者运营商等最有发言权。

 
 
 
没用 0举报 收藏 0
免责声明:
黔优网以上展示内容来源于用户自主上传、合作媒体、企业机构或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文章涉及见解与观点不代表黔优网官方立场,请读者仅做参考。本文标题:新能源车产业面临双重压力 车企该如何自救?,本文链接:https://www.qianu.com/news/640699.html,欢迎转载,转载时请说明出处。若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信息,或您发现该内容有任何违法信息,请您立即点此【投诉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也可以通过邮件(邮箱号:kefu@qianu.com)联系我们及时修正或删除。
 
 

 

 
推荐图文
推荐商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