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工艺管理漏洞:
1、没有注塑工艺管理,会用注塑机的都可以去调校机器;
2、有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表,不过只是挂在机头当装饰品,实际设备使用参数和工艺表规定的相差十万八千里;
3、有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表,但不适用,每天机器改动参数几十次,实际工艺一直在变动中,工艺参数表无法定型;
4、有工艺参数表,但注塑领班或技术员懒得看,觉得自己调机技术更高,没必要根据参数表内容调机;
5、注塑机牌子众多,有很多注塑机本身不稳定,参数调整频繁,工艺无法定型;
6、注塑工艺表制定不合理,使用本身就不稳定,没办法实际运用。
注塑生产技术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入门难度不高,但精通难度很大,所以在注塑部门里面,95%的产品,入门几个月的初级技术人员一样做得很好。但还有5%的产品本身做出来就非常不容易,需要很高技术水准才能够掌握。而且实际上,注塑成型技术很多时候不是以能做出来为标准的,而是以最低成本做出来为标准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的高低通过量化成本来衡量,才是准确的。常听一些从事注塑的技术人员说,自己在某某地方花了多少多少时间,终于把某个产品给调好了,还把这个当成绩来吹嘘。实际上这不是技术,只不过是在碰运气而已。注塑机上的工艺参数数值就那么几个,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试,不是碰运气是什么呢?
针对无法使用标准注塑工艺的工场,管理者应该从人、机器、材料、环境等方面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改善措施,直到能实行工艺标准化管理。
首先提出我们的目标就是实行标准注塑成型工艺参数。
第二,达成目标需要工作分析,考察设备稳定性,把稳定性不合格的注塑机分出来,对影响成型工艺最主要的五要素(温度、压力、速度、时间、位置)进行分析,每一项目工场是通过什么来控制的,例如材料烘干温度、烘料斗和烘料时间二者是不是能保证材料含水量符合要求,是否需要更换为除湿干燥设备(例如0.8mm厚度以下PC是材料加工)还是烘箱,时间上由谁控制能保证等。再比如模具温度控制,实际模具温度控制是由水塔(粗略控制方式)还是由模温机(模具温度控制机)控制(精密控制方式),该产品需要精密模温控制,那就要在生产时使用模温机。
当找出影响注塑成型稳定性因素后,我们实际上也就有了对策表,把稳定性不高的注塑机用来生产对尺寸要求、重量要求、装配要求都基本不需要的零件,那样制定一个稳定工艺参数表问题不大,需要精密生产的注塑产品用精密控制的注塑机;各项目均是可控制到参数表内要求的,制定一个标准注塑成型工艺“A”版本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表实施后,我们统计产品生产不良品数目,再将不良原因进行分析改进,得出新的改善措施对策。
实行新的对策措施后不断改善直到产品合格率达到要求,我们就可以制定“B”版成型工艺参数表定型,生产该产品的标准注塑成型工艺表就出来了。
有新的改进还可以制定“C”版本注塑成型工艺表,和“B”版本工艺表制定一样。
最后,进行培训,让注塑部门人员全员参与标准工艺的维护和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