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也就是我们很多人以此慰藉的一份事业、以此为生、养家糊口。
之前有数据披露:中国9亿农民,都是与农业有关。其中,从事农业生产:7亿4千万。虽如此,但还是有一些人已经放弃或者被迫放弃农民的身份。
环保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层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比会越来越低,未来可能仅剩10%务农的人在农村居住。也就是说,未来中国从事农业人口或将降至10%。
然而,国家在农业政策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返乡创业者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数据显示,近五年返乡创业人数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左右。
另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过去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创新人数累计达570多万人,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450万人。(2016年12月底的数据)
此前,还有某些专家认为,干农业不赚钱,基本上是在赔钱,不赚钱的基数在80%以上。
那么,我们就不明白了。既然干农业不赚钱,为何柳传志、刘强东、马云、王健林、丁磊等这互联网大佬还拼了命的挤进农业领域呢?
真的是情怀?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召认为:农业无所谓机会不机会,它只是适不适合,农业只属于有情怀的人。
真的是情怀!
可但是,有情怀的人做农业,很多人都死这4件事情上。
一、死于成本
成本是做农业的关键。政策大好的背景下,为何还是会有这么多农村人外出打工。
因为,赚的钱还不够开支的。有专家把中国农业与美国农业做了比较,得出结论:中国农业生产成本全面高于美国。
1、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成本持续上升并全面超越美国,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相对下降,农产品进口量快速增加。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成本快速上升,逐步全面、大幅超越美国。2015年,中国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亩均总成本分别为1083.72元、1202.12元、984.30元、674.71元、2288.44元,分别比美国高出56.05%、20.82%、210.42%、38.44%、222.84%。
中国农业成本高,再加上中国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政策性保护价收购,导致中国农产品价格明显高于美国及国际市场,这是中国农业竞争力不足的重要体现。2015年,中国每50公斤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平均出售价格分别比美国高出109.91%、50.89%、98.69%、102.78%、44.57%。
中国农业迈入“高成本”时代,农业生产效率与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来自美国及世界农产品进口增加。
2、中国农业人工成本显著增加且远超美国,土地成本逐步上升亦高于美国。
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2001年至2015年,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人工成本增幅分别为256.71%、230.27%、261.57%、172.46%、336.07%,成为推高农业成本的主要因素。
3、美国多数农产品物质与服务费用高于中国,占比六成至八成,表明其资本、技术、服务、机械等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美国农业机械作业规模化、智能化程度远远高于中国,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方面作用明显。人工成本占比稳中趋降,多数不到一成,表明美国农业资本、技术、机械等投入对劳动的替代明显。
二、死于不懂技术
技术成为农业创业者的成败的关键因数,其中,技术包种养殖技术、施肥、喂养及管理等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离开农村或者不曾干过农业的人来说,技术对她们来说简直是瞎子摸象。
其中,很多人对这3个方面的技术不懂:
1、不懂得动植物规律。这些规律不是从书本上就能学会的,而是需要深入、接触、经历、观察等才能学会的。
2、病虫害防治。对于病虫害的方式,部分干农业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束手无策。同时,专家又不经常在线,更要命的就是病虫害的从来不会给创业者留时间。
3、没有懂技术的人。有人会说,在农村有很多人有农技的经验。但这只是经验。我们要说的技术。技术是可以带来生产方式、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的变化。但经验终归是经验、不是技术。
三、死于回报慢
农业创业项目:投入大、回报慢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日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投资农业不会一夜暴富,但会得到长期和稳定的回报。有兴趣、有志向投资和发展农业的企业家、金融家,应该有这样一种眼光。
虽然,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并不讳言投资农业的风险:“做农业收效是缓慢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很多创业项目,基本上没有等到盈利就死在路上。
合众资本合伙人陈立辉认为看来,农业的投资周期较长,投入成本较大,工业项目可能几千万就能看到起色,但这个数量级的投资对于农业来说,只能是起步价。业内公认的吃钱较多的行业,一是牲畜养殖业,二是冷链物流。
正是因为农业风险大,导致融资不易。
但是农业要想赚钱,又必须投入资金规模化。
相比过去,现在国家逐渐开始放宽政策,农地抵押贷款逐步开始试点,现在不仅很多银行开始做,像互联网平台也在做。
但能贷到钱只是第一步,农业的回报周期过长,极其考验投资者的耐心。耐不住寂寞,不能踏实坚持无法在农业上取得成绩。
四、死于“朝令夕改”的政策
农业离不开政策,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规划。但很多农业项目死于“朝令夕改”政策或者当地政府领导班子的更替。
有些投资千万的农业项目因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而进入,同时,又因当地政府规划而终寝。
众所周知,政策与农业的关联特别紧密,政策驱使、政策优惠、政策补贴成为干农业经营的3杯“鸡血”。
缘起缘灭,一旦政策及规划有变化,农业项目必将受牵连。
因此,感恩于政策的农业项目,自然而然惧怕“朝令夕改”的农业政策。
虽然,当下有很多人都在吹捧“农业的春天来了”,可但是,你的春天依然没有到来。
干农业的王道:沉下心、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