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家族又添新成员,最近一组共享洗衣机现身上海街头,伴随着市民热议,各类质疑也层出不穷,最直接的问题是,相比如今在街头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共享洗衣机究竟能走多远?
记者实探:市民多因卫生顾虑望而却步
位于上海徐汇龙华中路的一家商场内,两台滚筒洗衣机和一台自助烘干机,被摆放在商场一层入口处 。这既不是家电厂商的营销,也不是商场的产品展示,而是打着“共享”旗号的洗衣机。
记者在现场看到,机身显示,8KG的洗衣机每桶收费20元,18KG的每桶收费40元,烘干一律10元,支持现金及二维码付费。
洗衣机如此显眼的摆位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驻足,但记者发现,大部分市民都持观望态度,而他们担心的问题都集中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卫生问题。
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不理解共享洗衣机摆放在商场的意义,除了卫生问题外,把那么多衣物从家里运到商场相当麻烦,所谓的体验价性价比也不高。
交叉感染存风险?
针对共享洗衣机的卫生问题,第十人民医院的皮肤科主任史玉玲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洗衣模式在国外的学生宿舍或者老式公寓非常常见,通常叫做Laundry Room(洗衣房)。
她表示,一般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简单地高温消毒杀死,在30分钟的高温烘干后,病原微生物会通过衣物间接传播感染的可能性很低。
但记者也注意到,与国外不同,不少市民在清洗后,没有固定进行烘干步骤的习惯。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依然存在。再加上,共享洗衣机的使用成本远高于一般家用洗衣机和手工清洗,大部分市民对其性价比都表示兴趣不大。
假共享真营销?
除了对洗衣机卫生状况的普遍担忧外,有网友也表示,洗衣机都能打共享牌,那公共厕所是不是也该改名为共享厕所了?随着共享单车的走俏,“共享”一词俨然成了流行语,任何东西贴上“共享”的标签似乎都能成为城中热议的话题。
不少途经商场的市民就表示,这共享洗衣机感觉就是搭着共享名号蹭热度,完全没看出有任何实用价值。
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共享洗衣机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且不说这是国外早已成型了十几年的消费模式,其实在国内许多高校中也是司空见惯的。记者实际操作后也发现,相比目前高校学生宿舍所用的投币式公用洗衣机,共享洗衣机姑且能称得上“新”的地方也只有内置洗涤剂和扫码支付功能,除此之外,别无二样。
专家解读:公用不等于共享
真正的共享经济究竟是什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接受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经济是大家拿出自己原本就有的资源进行共享,而不是另外购买一批商品以租用的方式出售给消费者。目前进入上海的共享洗衣机公司调用的并不是闲置洗衣机,而是公司采购或者制造了一批洗衣机进行投放,并收取相应的费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租赁的行为。
5月22日,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俗称的“共享单车”变为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少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很多“共享经济”已经不能够称之为公益行为,而是更典型的商业行为。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所谓共享,其实是一种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过去社会,人类更多的习惯是一种拥有的方式,但是现在有很多东西都是闲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