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全国各地也将进入炎热的盛夏时节,面临太阳的炙烤。在此六月中旬,国家针对部分劳动者推出的高温津贴也快要发放了,今天,记者就咨询了相关人士,了解了各地高温津贴发放情况,看看这高温津贴到底应该给谁发、怎么发、发多少?
高温补贴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2012年6月份,国家安监总局、人社部等4部门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这意味着,在超过35℃高温的露天作业者和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低至33℃以下的室内劳动者,均可获得高温津贴。
按照规定,高温津贴应由劳动者所在单位负担,从成本费用中列支,计入企业的工资总额,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同时,企业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要组织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做职业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及时调整作业岗位。
高温津贴如何发放?
由于我国南北温差较大,对于高温津贴发放的方式,全国并未作统一规定,而是以地方人社等部门发放的文件规定为准。目前,高温津贴发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月发放,另一种是按日计。比如,北京、山东等省市规定按月发放;海南等省份则是根据气温超过35℃的天数,按日计算发放。此外,有些省份既确定了按月发放标准,同时又折算出按日核算的津贴标准,供用人单位自由选择。如广东省对2017年发放高温津贴作出规定,高温作业人员的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按每人每天6.9元计算。
从全国范围看,因气候条件差异,各地规定的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有所区别,在规定可发放高温津贴的月份中,海南省的发放时间为4月份到10月份,长达7个月。大多数省份确定在6月份至8月份或9月份之间可发放高温津贴。
不同职业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会有差异吗?
关于高温津贴发多少,各地有不一样的政策。比如,天津按照职工上年日平均工资的12%确定,实行动态调整;海南以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发放;青岛则规定,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而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也能拿到80元的高温津贴。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企业以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的做法是不合理的。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企业该发而不发属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