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顾城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作者简介
顾城(1956—1993年)朦胧诗代表人物,1956年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昌邑县东冢公社五年。返京后做过翻糖工、搬运工等,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1993年10月杀妻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作品,顾城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新诗自选集》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81年。那时候顾城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正处在批评与赞扬的“冰火两重天”之中,而对于他的创作而言,却是黄金时代。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创作于这一时期。当时中国大地上流行着强烈的寻找“自我”的呼声。他曾说过,“这个时期我写的诗有很强的人的、心理的、甚至社会的色彩。我开始人的角度评价这个世界。我注重对人说话。”
诗歌赏析
此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在1977-1982年这一时期的审美理想——追求自我,追求一个纯净、和谐、不受打扰能够做梦的地方。诗人任性地建造了一座想象中的童话之城,这城幽不可测,充满了迷人的玄想和宁静。他在“心爱的白纸上”用“彩色蜡笔”开始的世界,是一个灿烂和谐、至真纯美的世界,那里所有的存在都是无拘无束的,所有的声音都是恬淡和美的,所有变化都是愉悦的,所有的历史都是古老的,所有的色彩都是梦幻般的。孩童时的遭遇,使顾城理想的梦破灭了,但他仍然执着地追求幻想,希望在他的另一世界中重新实现。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希望用彩色蜡笔在幻想的世界里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人生蓝图,画下“笨拙的自由”“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以及“没有痛苦的爱情”。然而,幻想的美好蓝图能否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描画了长久的、热烈的梦想后,诗人回到现实。现实是“没有领到蜡笔”,暗示着“我”的理想蓝图并没有得到世界的认可。因而,“我”在绝望中“只有撕掉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然而诗人是否从此就停止对幻想的追求了呢?诗的最后一节再次点明,“我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意味着诗人将仍然执着于追求他的童话世界。
顾城在孩童时代曾有过种种与大自然身心交融的机会,他在大自然中发现了一个自由境界,在这个自由境界中,他可以暂且忘却现实中的种种忧伤和烦恼。这个自由境界就成了他执着地追求的幻想世界。由于诗人同大自然有这种特殊关系,因而大自然也就被同化在诗人的心理结构中,他的诗因此而具有了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在诗中,顾城好像找到了造物主的感觉,他恣肆挥毫,任意点缀,打造了一座美轮美奂的童话之城。这城肃穆静美,不染纤尘,于是“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舒婷《童话诗人》)。这花是美的征,是美的召唤者和捍卫者,但也是一个渴望呵护始终处于不安和恐慌之中的柔弱个体。他习惯在自己的园地里搭建理想和希望的定居点,孩子似的陶然摆弄着自己心爱的玩具,却又惊恐地不断伸出双臂护卫它们,从眼中流露出畏惧和无奈。《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就是诗人这样的独白。
为了更好地走入他的童话王国,必须警惕该诗两个易于被附会穿凿的地方。
其一,把诗中的“孩子”和“妈妈”庸俗化为种血缘关系的社会存在。其实诗题中“孩子”并非指生理或年龄上的孩童,而是指用儿童视角和童真的思维方法来观察思考世界。舒婷在《童话诗人》中也说:“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顾城这种独特的童真感知视角是一贯的,不易更改的,因而“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妈妈”也不是现实存在,顾城用它来隐喻“幻想”,把幻想比作妈妈,申告一直以来是幻想滋养和哺育了自己的思维。结尾说“我是一个孩子/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便是明证。
其二,是对题记误读。题记“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习惯光明”,往往被理解为那一代人对人类生命、社会和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和憧憬。那一代人失去太多,这样的憧憬必然会表现在他们的诗中,但未必就表现在这句诗中。好多批评家不是静下心来亲自阅读,感受,而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说诗人“在大地上画满窗子”是有特殊用意的,它表现了诗人宽广博爱的胸境(爱是顾城童话王第十四讲语言艺术国的重要组件)。诗人想起那些生活在地下,终岁不见阳光,不习惯阳光的地下生物,希望它们能通过他画下的窗子来了解地下黑暗以外的光明和快乐。如果一定要从社会学层面来理解诗人力图做到的好像只是要拯救被积久以来的习俗麻木了的灵魂。因而他要“在大地上”,而不是在天空或者墙上“画满窗子”。
全诗形式自由随性,意象丰富多变,语言简单纯净,内容温暖明朗,只有真诚、优美的语言,慢慢读来,一种简单纯洁的美感跃然纸上,仔细回味,顾城诗歌特有的单纯中的深远又会萦绕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