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一词是民国政府创造的。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节日名称,古代是没有的,古时一般称为过年、年节。“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才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从此春节这一说法逐渐流传开来。
现在农历的“正月一日”,历史上称为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新正等。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