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有“光宗耀祖”的寓意,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着“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粽子。吃粽子还有“功名得中”的寓意,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取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寓意一举中的。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古人以柊叶、箬叶或菰芦叶包裹稻米(或黍)煮成,尖角,如心之形,曰糉(粽)。逢年过节做籺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从粽子馅上分,咸粽有肉粽、咸肉蛋黄粽、香菇粽、鲍鱼粽、莲子粽等,甜粽有水果粽、豆沙粽、枣子粽、香芋粽等;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地区的人爱吃碱水粽、白粽。北方粽子多是简单白米、赤豆、枣,蘸着白糖。而在南方,粽子口味丰富,鲜肉、鲜肉、火腿、蛤蒌、蛋黄、豆沙、排骨、蜜枣、莲蓉等,都能在粽子里变成可口的美味。形状多体现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