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微信公众号

墨迹天气的曲折变现之路,给坐拥流量型产品上了一课

   来源:黔优网责任编辑:优优  时间:2024-10-17 15:24:34 浏览量:0

作为工具类的应用来说,商业化似乎永远都是个问题,“用完即走”的工具属性,导致了他们即使坐拥百万用户,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流量,为变现头疼。

一个月前刚刚上市的美图就曾被这个问题困扰,而这一次,同样处在困境和舆论中的,是身为明星公司的“墨迹天气”。

去年12月末,墨迹天气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书,预计将在创业板上市,最高募集资金3.38亿元。引起关注的是这家公司的营收来源。根据招股书显示,截止2016年上半年,墨迹天气的广告收入占比98.7%,智能硬件占比1.13%,其中广告收入前五大客户的贡献高达79.5%。

收入模式单一、单纯依赖广告以及硬件成绩不突出,都是这家公司的潜在风险。仔细回望6年来墨迹天气的产品变化,这家公司在商业化上确实费尽了头脑,尝试过硬件、社区、服务+,但最终还是加大的广告收入的比重。

墨迹天气创始人金犁表示,截至目前墨迹天气拥有5亿用户,占据市场份额55%以上,是第二名的3.9倍,但商业化的探索,他们依旧在尝试。

想要打破“工具”的边界

工具型应用最主要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广告、最大的问题在于“用完即走”,但用户较短的留存时间也使得广告价值并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所以让用户更久在留在APP内,是工具类产品商业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墨迹天气也是一样的。

但对墨迹来说,它面临的压力之一还来自于,大多数用户对天气情况的需求简单且直接,况且如今的智能手机,本身就内置了较为精准的天气应用。

这意味着,墨迹必须要为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金犁告诉钛媒体,在过去的一年中,墨迹在天气数据上的投入有了很大的优化,从以往的和国家气象局合作,到现在自己建立了“气象研究院”,除了可以支持全球70多个国家外,还可以将“天气预报”精确到分钟级和公里级。

天气服务页面截图

另外,墨迹还加入了拟人形象的穿衣助手、时景天气图片社区等板块。在时景天气中,可以通过用户们自发上传实景图片来实时判断精准位置的室外天气状况。金犁表示,时景图片上线之后用户的反馈还算不错,之后可能还会考虑加入短视频直播等更加能够传递实时信息的形式。

这些都是在工具属性的基础上做好“天气”这个服务,但今年4月,墨迹还在天气的基础上延伸出了“天气+服务”的业务。打开APP中“我的”这一栏,不难看出,墨迹如今已经介接入了打车、外卖、洗车等业务。

墨迹天气高级市场总监晋取对作者体表示,“天气+”的基本逻辑在于,在各种天气场景下用户可能存在的不同需求,比如,墨迹提醒你,一小时之后可能将会下雨,那么用户可能此时就需要打辆车回家,或者叫外卖上门更方便。

作者在此前曾发表观点认为,工具型产品转型最适合的路径分别为社区化、服务化、内容化,而为了摘掉“工具”的标签和提高用户粘性,墨迹几乎尝试了所有的路径。在墨迹的APP上你可以看到图片社区、可以看到像微信“钱包”一样的周边服务,甚至还有天气和养生类的新闻资讯以及电商商城。

根据墨迹天气的招股书显示,这家公司目前的用户留存时长为2分17秒。

但产品的用户体验和商业化应该怎样平衡?

当然,所有的努力即是为了为用户提供服务,也是为了拓宽产品的商业化渠道

在上线了一系列尝试性服务以及智能硬件“空气果”之后,广告依旧是墨迹天气的主要营收来源。墨迹天气高级副总裁程倩对钛媒体表示,墨迹目前在产品上主要的变现方式是品牌+流量价值,之后还会挖掘数据+流量价值,以及数据+流量+品牌价值,但总的来说,这些都是广告层面的收入。

根据招股书显示,墨迹天气主要为品牌方提供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前者包括APP上的各种Banner 广告、开屏广告、Feed流广告以及穿衣助手植入。而效果广告则是加入了广点通广告联盟出售广告位,并在“服务”板块中为淘宝、京东、58 同城等客户导流。

广告和服务页面截图

程倩表示,接下来基于用户的数据积累,墨迹会把流量和用户数据做一个结合,致力于帮效果广告提升它的转化率。并且,在用户数据的基础上,为用户推荐需求相关的内容和广告。但程倩对作者透露,目前墨迹主要使用的是第三方数据,还并未接入自己的DMP(数据管理平台)。

“我们从2015年下半年才开始商业化,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程倩对作者说到。而对于广告商业化,金犁表示,未来墨迹的目标是产品即商业化,比如用户在看天气预报时需要什么就推给他相关服务,实现闭环销售,提高变现效率。

但如果你看过墨迹天气的APP之后,你可能会觉得在这一系列的打破边界和精细化广告变现的举措之后,产品的页面着实变的过于复杂了,甚至有些功能你可以根本用不上。

“我们现在新做的一版7.0,正试图把产品里面的业务逻辑性变得更强一些,把用户使用的路径做的更清晰一点。”晋取解释道,“内容越来越繁琐的原因在于,我们抓到一些用户的新增需求,会有一个尝试的过程,而现在可能会试得有点粗暴,未来尽量做到用户非必要不打扰。”

“我们一直在为此努力,现在确实存在一些商业化的压力。”程倩默默地说道。

硬件还会继续做,但TO B正成为新的盈利方向

硬件是墨迹天气在产品商业化外的一个收获。作为主要功能为空气质量检测的空气果,目前已经在发售第二代了,价格依旧是999,但增加了甲醛等监测功能,此外,售价更便宜的空气果sport(299元)自发售以来更受欢迎一些。

金犁和他的团队表示,墨迹还是会坚持做硬件,未来也并不排除推出空气净化器的可能。但是另一位知情人士向钛媒体透露,相比于小米这些在供应链上更有优势的公司来说,墨迹做硬件可能会面临较高的成本,因此前两代空气果的售价才会居高不下。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上半年,墨迹的硬件销售仅为121.02万元,换算下来,销量并不是很客观。尽管如此,但空气果的作用可能并不完全在C端销售上。

根据此前墨迹天气技术副总裁包越千的说法来看,空气果内部配备了高科技工业级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除了监测空气之外,还可以将搜集数据传递至云端,然后墨迹便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场景进行实时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修正APP为用户推送的天气预报。

这些数据在以往的价值可能仅体现在C端用户的APP上,但金犁向记者透露,墨迹天气现在正在准备开拓TO B方面的业务,将气象监测这件事情做深,并将其数据价值商业化。

“我们2B服务根源是墨迹和一些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天气预测,将对他们业务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因素和结果分析出来,反馈给客户,然后企业方再据此进行调整。”包越千对作者表示,墨迹的气象数据可以为B端企业级用户更为精准的预测,并帮助它们做出企业决策。

这样的说法,让人想到了“未雨绸缪”。包越千表示,目前墨迹天气的B端业务已经和可口可乐在进行合作,通过墨迹的数据对天气进行预测,从而使可口可乐去调整他们的产量和物流。

国外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在少数。有数据显示,英国、美国每年影响到的产业价值达到 1600 亿美元,欧洲为2600亿美元,日本为100亿美元。而IBM还曾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天气预测公司Weather Channel。

看起来,这件事情似乎比单纯的卖广告更有价值,这对民间企业的气象数据预测分析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但一旦能达到一定程度,不管是2C、2B业务,还是To Government都将成为可能。

关于这件事的决策,金犁曾参照过国外类似平台的数据,他告诉记者,“在国外成熟的气象公司中,B端和C端业务的分别是1: 1的比例。”

 
 
 
没用 0举报 收藏 0
免责声明:
黔优网以上展示内容来源于用户自主上传、合作媒体、企业机构或网络收集整理,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文章涉及见解与观点不代表黔优网官方立场,请读者仅做参考。本文标题:墨迹天气的曲折变现之路,给坐拥流量型产品上了一课,本文链接:https://www.qianu.com/help/show.php?itemid=99891,欢迎转载,转载时请说明出处。若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信息,或您发现该内容有任何违法信息,请您立即点此【投诉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也可以通过邮件(邮箱号:kefu@qianu.com)联系我们及时修正或删除。
 
 

 

 
推荐图文
推荐帮助中心
最新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