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不教而诛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不教而诛出处】
《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子与人也,出入之吝谓之有司。”
【不教而诛故事】:
有一天,子张向老师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的问题,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好政事了。”子张问:“您说的是哪五种美德呢?”孔子说:“君子给人以好处而自已无所耗费,使唤老百姓而百姓不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求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听了点了点头,又问:“那您指的四种恶政又是什么呢?”孔子回答道:“不进行教育而只知道执行死刑,叫做残虐;平时不加督促而临时要看成绩,叫做粗暴;开始不抓紧而突然限期,叫做妍讹,同样给人财物,而出手悭吝,叫做小气。”
事先不进行教育,一犯罪就处罚或杀戮。教:教育;诛:处罚,杀死。
【古例】:《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利害,不忍不教而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