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点
本病仅在某些地区呈散在发生,主要发生在野外训练的警犬和猎犬,尤其在锐刺植物较多的地方,病菌从被刺伤犬的皮肤而进入感染,家养犬只则较少发生。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犬都可发病,但是,宠物之间或宠物与人之间不能直接传染。
临床症状
本病可分为皮肤型、胸型和全身型。
(1)皮肤型
多为慢性型,病变多在四肢和颈部皮下。外伤部位发生蜂窝组织炎、脓肿、化脓性肉芽肿、结节性溃疡和形成多个瘘管,并波及局部淋巴结。
(2)胸型
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压迫胸部时痛感明显。
(3)全身型
体温升高,厌食,消瘦,咳嗽,呼吸困难,头、颈、四肢抽搐。
病理变化
体表淋巴结肿大,肝脏、脾脏肿大,腹膜炎,腹水,肺组织结节性病变,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1)犬诺卡氏菌病与犬瘟热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厌食,咳嗽,当有神经症状时,头、颈、四肢抽搐等临床症状。
区别:犬瘟热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而非皮肤感染,体热呈双相热。取病料染色镜检,细胞核为浅蓝色,细胞质为玫红色,包涵体为红色。犬诺卡氏菌病病料镜检,可见串珠状菌体,呈革兰氏阳性,并有部分菌体呈分枝状和细丝状,在抗酸染色标本中,有部分菌体呈红色。
(2)犬诺卡氏菌病与犬放线菌病
二者均发生于皮下和黏膜,引起局部组织脓肿、化脓性肉芽肿、蜂窝组织炎和坏死灶,形成瘘管并排出脓汁。
区别:犬诺卡氏菌为革兰氏阳性,不能运动,有菌丝(串珠状菌丝,部分呈分枝状和细丝状),抗酸性需氧繁殖,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抗酸染色部分菌丝呈红色或浅红色。放线菌为多形杆菌或分枝的菌丝,无抗酸性,厌氧繁殖。
(3)犬诺卡氏菌病与犬藻菌病
二者均经外伤感染,侵害皮肤引起皮下组织发生结节性肉芽肿、脓肿,甚至形成瘘管并排出脓汁。
区别:取病变部的脓汁、渗出物用氢氧化钾处理后,直接镜检或用派克氏墨水加等量40%氢氧化钾溶液染色,标本中的藻菌丝迅速着色,镜检可见多核没有分隔的粗糙宽菌丝,即可确诊。
提示
根据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在实验室进行分泌物或活组织涂片染色检查或人工培养检查。
防治措施
(1)预防
犬在野外作业时,发现外伤应立即做消毒处理。对病犬应抓紧治疗,如与犬瘟热并发,则预后不良。
(2)治疗
治疗原则为外科手术刮除,胸腔引流,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磺胺药物。
①复方新诺明,犬按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连用6个月。
②青霉素,犬按初次剂量按10-20万单位/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6个月。
③氨苄西林,犬按20-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3次,连用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