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产品如何在内测期间就大量涨粉?并且是付费用户,APP可以提前做哪些推广策划?
「1元解锁」裂变活动至今我已经操盘了三个,亲子教育类、金融教育类、经济学教育类,每个基本都是细分领域的爆款!累计付费流量池40万,从0到1实际用时3个月。其中金融学教育类产品在两个月内发现5家同品类抄袭,可以见其影响力!
背景
1元解锁模式本质还是在拼团的基础上进行了微创新,历史上也有非常优秀的产品人做过尝试,只是我把1元解锁的模式进行了升级改造,每个成功要素我都无限放大!这种产品设计方法我称为「精装修」。我逼着自己写下这一篇,将我如何运用产品方法论进行设计的细节分享给各位,让文章更加具有实操性。
用户增长的概念和常见的拉新手段
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用户增长」有不一样的定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产品在一段时间内的有效用户数,进而提升当下和未来的GMV和利润,实现商业成功。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当下和未来”这个词,不是所有的增长都要即刻实现营收,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增长指标。
我们先回顾下经典的AARRR模型:
图片来自范冰老师《增长黑客》
「1元解锁」增长模型实例:
值得注意的是,AARRR漏斗模型在实践中有几项注意事项:
图片来自范冰老师《增长黑客》
1. 常见的拉新手段
我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拉新手段供各位参考
2. 如何判读优先级?
这么多增长策略,你该先做哪个呢?拍脑门有可能会赌对,但是过于依赖个人天赋去做决策,失败的概率会增加!所以建议各位,此类决策,叫上你的小伙伴一起去讨论,毕竟群体智慧一直是人类进步的基本原则!
ICE原则:根据下面这几个维度进行打分,最终确定优先级,案例见上图↑
- I-impact(影响力):覆盖的用户规模
- C-confidence(自信度):个人感觉成功概率
- E-ease(实现难易程度):产品开发运营评估工作量
问题拆解
做产品之前要先想清楚7个问题,详见《梁宁产品思维30讲》:
- 第一,我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是痛点、痒点,还是爽点?
- 第二,我在为谁解决这个问题?他得到即刻满足了吗?这是用户画像的问题。
- 第三,有多少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是市场规模的问题。
- 第四,目前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这是竞争分析的问题。
- 第五,我的竞争方案为什么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你不要简单地看单点的竞争力,而是要看点线面体,谁给你赋能。
- 第六,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触发情绪?需要马上去解决问题,这是场景问题。
- 第七,当用户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想到哪个名字呢?
以上问题想清楚之后,我们据此开始进行增长产品设计
活动裂变和流量沉淀主流程
特别注意一点,在上述流程中要将用户沉淀在服务号、个人号和微信社群之中,他的意义何在?
因为在流量红利枯竭和用户时间被压榨的的今天,公众号打开率降低和取关率提高已成为趋势,做社群和个人号的意义在于在后期转化时可以将广告有效触达给用户,用户取关你,还剩无数个社群和个人号(即微信号),各个渠道的现在转化效率也有优先级:个人号>服务号>微信群。
紧接着到了决定成败的关键点,你的承载具体活动「落地页」和你的名片「裂变海报」。
你的脸:落地页
有很多人总感觉落地页就是一张简单的页面,不太重视。实际上需要花费最多时间的就应该在这张长图上,这张页面上有「一个购买的按钮」,直接决定了你赚不赚钱,用户付费还是跳出流失全在浏览你这张页面的分秒之间,所以思考如何用效率最高的方式,打破用户的心里防线,让其快速作出下单的决策是核心。(我设计的这几款落地页转化率平均达到60%以上,有一段时间竟然达到80%,直接导致我以为数据统计出现了问题!核查了好几遍!)
那么落地页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策略(套路)如下:
- 首先,你要明确你的用户群体
- 其次,把用户群体分成两类,有意愿购买&无意愿购买
- 接着,针对两种分类细致分解原因并假设其预估占比,最后给出每种原因的对应策略
- 最后,根据预估占比决定执行优先级
这样就搞定了!搞定了!搞定了!所以别再靠感觉做设计了,是有策略的!
以下是部分绝版实战材料:
1. 你的名片:裂变海报
海报是与用户的第一次触达!重要性不用多讲,很多刷屏级爆款,都是因为海报,那么海报是怎么做的呢?
要记住一点,所有的产品设计做其实就是给用户做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又通过六大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知觉。海报就是一张图,只有视觉!所以,你就把你想表达的文字信息排好优先级再按照人类正常的理解逻辑摆放即可!
这是我们其中改了6个版本的裂变海报,信息优先级自行分析或者私聊我,要点太多,写不动了!
so,海报做完后,去做A/Btest吧!
2. 打卡海报
选择跟竞品有差异且浓烈特别的色调!吊起用户好奇心!
3. 活动助推器
节日期间都想蹭蹭热度,我们就突发奇想,一天开发搞出来个邀请排行榜送书活动!算好获客成本后,屡试不爽!
4. 数据驱动
我个人感觉一个好产品要依靠PM的个人天赋(产品感)+数据决策,在天赋不足以取胜的时候呢,靠数据说话是最简洁的沟通方式。
小流量测试:我们做了流量测试,观察数据并打磨细节,当裂变系数达到你设定的标准的时候,剩下的就是ALL IN在这个渠道上,砸钱!砸钱!砸钱!(下图是已经删掉了敏感数据的渠道表)
作者:郎诗文
来源:Geek未来实验室